周村区被称为“茶楼”并非正式行政区划名称,而是源于其历史上作为鲁中茶叶贸易中心的深厚产业传统^^。原因可概括为两点:
北宋时期,周村(原名“昼屯”)作为齐国故地的商业枢纽,依托“旱码头”的交通优势^^,逐渐成为北方重要的茶叶集散地。清代至民国时期,此处汇集了大量茶庄,形成了完整的茶叶加工、贸易产业链。
1933年,鸿祥茶庄以巨额投资入驻周村大街,引发与本地老字号泉祥茶庄的激烈商战(史称“泉鸿之争”),双方竞相降价促销,甚至出现“买一斤送一斤”的营销策略,轰动一时。此次竞争虽造成双方巨额亏损,却进一步强化了周村作为茶叶贸易中心的声誉。至20世纪80年代,清馨斋茶庄等店铺仍延续传统经营模式,通过联营茶场、开设品茶座等方式延续茶文化。
总结:“茶楼”实为民间对周村茶叶产业聚集区的代称,映射其作为北方茶叶贸易重镇的历史地位。如今在周村古商城等地,仍可见地名文化墙等载体延续这一记忆^^。